讀到《第五項修煉》“‘結構性沖突’:你無能為力的力量”這一章節時,就給我——一個閱讀者以很大的沖擊力。
“人們從來不抗拒變化,他們抗拒的是被改變”,這可能就是構成“結構性沖突”的深層次原因?,F實生活中,我們曾經遇到過無數次的限制和阻礙,這些限制和阻礙橫亙在我們的理想和現實之間,屢屢使我們的愿景難以實現,讓我們無能為力。
按照作者的說法,我們應對“結構性沖突”的策略有三種。一是降低愿景。即被動地讓愿景被侵蝕。這是常見的一種制造“負面愿景”的策略,也是無所作為的策略。二是操縱沖突。通過刻意制造的假性沖突張力,來“操縱”自己或他人更加努力,追求想要的,或專注于除去、避免我們所不想要的。三是運用“意志力”。全神貫注地去擊敗達成目標的過程中所形成的抗拒力。多數高度成功的人都具有過人的意志力,因而他們把這項特性看作與成功同義:愿意付出任何代價以擊敗阻力,達成目的。
由此我聯系到常被人提及的“幸福感”一詞。據有關報道,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在幸福感調查排名中都名落孫山。在一個國家內,農村人比城市人感覺更幸福;比較貧窮落后的地區比發達地區更感覺幸福;一線城市人的幸福感往往不如二線城市人?,F代物質文明越來越發達,但是人們的幸福感卻越來越低。有人總結了一大堆原因,諸如:現代人愛比較、缺乏信念、不善于發現陽光面、不愿意奉獻、不知足、缺乏信任、過于焦慮等等。個人認為,這些原因或許都有一些道理,但歸根結底,一個人的幸福感,最重要的是取決于他(她)的理想和所處現實狀態的距離。從這個角度來看,我們面臨的“結構性沖突”和我們每個人的“幸福感”,就如同一個硬幣的正反面。
我們持續學習《第五項修煉》,就是要明白事物道理、看清問題實質、找到解決辦法,從而不斷提升自我,使團隊共同進步。事實上,我們每個人都身處“結構性沖突”中,都有夢想和希望,更有壓力和焦慮,幸福感也各自不同。主動也好,被動也罷,降低愿景是最簡單的辦法,最徹底的就是“躺平”,幸福感估計還會明顯增加。運用“意志力”并成功的人,畢竟是少數。我們最常用的還是“操縱沖突”,來消解結構性沖突,努力向既定目標邁進。隨著莊墓項目部的成立,我們引江投資公司的愿景進一步明確,目標任務也更加迫切。作為一個團隊,我們要的是齊心協力、攻堅克難,向著共同的目標發力。這樣的團體里,不能容忍有躺平了去追求個人小幸福的個體存在,或者說,這樣的人不適應我們的團隊需要,他甚至可能會成為我們前進的絆腳石。所以,我們通過學習,運用自我超越,實現心靈的轉換,改變自身的信念,去成功克服結構性沖突。毛主席說過,好好學習、天天向上。我們持續開展學習,扎實修煉自我,就一定能夠在公司黨委的帶領下,團結拼搏,事業進步,個人提升,在更高的層次上,繼續解決我們面臨的新的“結構性沖突”。 |